新闻资讯 NEWS
半岛APP9 月19 日,“中国四大名园”暨中国历史名园交流活动在苏州成功举办。来自北京、河北、广州、山西、辽宁、吉林、四川、西藏、江苏等地的世界遗产单位、中国历史名园、著名文旅景点、文博界半岛APP、行业协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代表们出席活动,共同探索中国园林在保护传承、共建共赢、品牌形象、交流平台以及资源价值等方面的前进之路。
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深的艺术造诣,被誉为“世界园林之母”。北方皇家园林“雍容华贵、气势雄伟”,江南园林“虽由人作、宛自天开”,岭南园林“疏朗通透、兼蓄秀茂”,巴蜀园林“文秀清幽、飘逸质朴”,寺庙园林“意境高远、古朴深邃”。各大园林名胜流派纷呈,亭阁典雅,花木繁茂。
早在 1961 年,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包括6大类 180处,其中园林有四处,分别是以北京颐和园(编号122)、承德避暑山庄(编号123)为代表的北方皇家园林,以苏州拙政园(编号121)、留园(编号124)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。这四座园林南北竞秀,并称“中国四大名园”,是享誉世界的东方造园艺术典范。
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的拙政园,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八年(1513年),当时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,取西晋潘岳《闲居赋》中“筑室种树……此亦拙者之为政也”之意题名拙政园。
拙政园不仅在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在1997年,更是作为苏州古典园林一个典型例证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留园位于苏州市区东南部,现有面积2.331万平方米半岛APP,建筑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,原为太仆寺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,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。
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中,“中国四大名园”以及历史名园的主管部门代表签署了战略协议,在保护传承、共建共赢、品牌形象、交流平台以及资源价值等五个方面达成了共识。
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书记、园长李晓光表示,业内人士对本次活动都非常期待,交流会举办为加强行业内人文交流、拓展合作渠道、赋能品牌宣传、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平台,为如何更好结合文物保护和游客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,对促进南北园林的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当天的专题研讨会上半岛APP,专家们重点围绕“园林湿地及生态的构建与保护”“园林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”议题展开研讨,并从园林景区历史文化、保护管理、生态修复、活化利用等多角度进行分享交流。专家们表示,全国园林要进一步扩大名园品牌影响力,深化拓展合作平台,促进资源共享互补,推动名园、名山、名湖、名馆、名镇高质量发展。
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曹光树表示,近年来苏州市实施 108处苏州园林群体性保护,全力打造举世闻名的“园林之城”城乡一体的“公园城市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“国际湿地城市”,努力让“处处皆景、城在园中”的美好愿景早日化为现实。
2022年8月,苏州市政府发布了《苏州市“公园城市”建设指导意见》,提出打造“公园+”的苏式生活典范。今年,随着苏州“公园城市”的建设的深入推进,一幅“处处皆景、城在园中”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根据《苏州市“公园城市”建设指导意见》《2023年苏州市“公园城市”建设实施计划》,今年苏州将推进实施“生态筑城、绿道连城、公园融城、乐享园林、苏式生活”五大行动。其中“乐享园林”行动旨在彰显苏州园林遗产价值,努力形美学与“园林印记”交融相生的公园城市新图景。
据介绍,苏州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并重,正因地制宜地推进“园林外移”,推动园林数字化,推出游园品牌。目前,苏州全力推动园林保护管理数字化转型,全方位拓展园林数字化在保护修复、文化展示等方面的适用性半岛APP,建立健全园林文化遗产的“标本库”与“素材库”;面向大众、走向世界,为中小学生提供苏州传统文化研习服务,申报联合国国际奖项,办好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修复高级人才培训班,努力建设举世闻名的“园林之城”;推出石湖串月半岛APP、天平山红枫节、“拙政问雅”“枫桥夜泊”“网师戏语”“虎丘灯会”等新型游园项目,定期举办的苏派盆景展示、园艺花卉展览、插花、根雕、摄影等城市艺术展览,立体展现了这座“园林之城”的品质生活高度和人文历史厚度。